蠕动泵的选用需综合考虑多个维度,包括流量需求、介质特性、工作环境、精度要求等。以下是基于行业实践与技术要点的详细选型规则:
一、明确需求参数
1. 流量与精度:流量大小是首要指标,由软管内径和驱动器转速共同决定。精度要求(如±1%或更高)需匹配驱动器的转速控制能力。
2. 通道数量:多通道场景需选择多头泵,常用于化工、医疗等多液体同步输送场景。
3. 介质特性:需评估介质的腐蚀性(如强酸/碱)、黏度、磨蚀性及是否含固体颗粒。例如,腐蚀性介质需选用氟橡胶软管,高黏度流体需厚壁管以维持压力。
4. 压力与吸程:常规蠕动泵压力上限为0.3MPa,吸程受软管塌陷限制。高扬程场景需选择大壁厚软管或多滚轮设计。
5. 环境要求:防护等级(IP等级)、工作温度及卫生标准(如食品、医疗行业的无菌需求)需匹配驱动器与泵头的材质和结构。
二、泵头选型要点
1. 流量适配:泵头流量取决于适配软管的内径,内径越大流量越高。
2. 滚轮数量与脉动控制:滚轮数量越多,流体脉动越小。对脉动敏感的场景(如精密灌装)需选择多滚轮泵头或加装脉冲抑制器。
3. 材质选择:泵头材质需与介质兼容。例如:
- 硅胶:适用于非腐蚀性介质,柔韧性好;
- 氟橡胶:耐强酸强碱,但硬度较高;
- TPV(热塑性硫化物):兼具弹性与耐化学性,适合通用场景。
三、软管选型策略
1. 内径与流量:内径与流量成正比,大流量选大内径管,高精度场景选小内径管。
2. 壁厚与压力:壁厚越大,承压能力越强。高黏度流体需厚壁管以防止变形。
3. 寿命与维护: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软管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以避免破裂风险。
四、驱动器匹配规则
1. 转速与调速范围:转速决定流量,需匹配流量需求。高精度场景需选用步进电机或闭环控制系统。
2. 防护与环境适应性:潮湿、粉尘环境需选择高IP等级驱动器;腐蚀性环境需不锈钢或耐腐蚀材质外壳。
3. 功能扩展:分配型驱动器支持多段流量编程与液量分配,适合复杂工艺;流量型驱动器需具备流量校准功能。
五、特殊场景优化
1. 高卫生标准:医疗、食品行业优先选择可高温消毒或一次性软管的泵型,且泵头结构需易拆卸清洁。
2. 低脉动需求:通过增加滚轮数量或加装气压式脉冲抑制器平滑流量。
3. 干运转能力:蠕动泵可短时间空转,适合间歇性输送或含气介质场景。
六、成本与维护考量
1. 初期投资:高精度、多滚轮泵头成本较高,但长期运行稳定性更优。
2. 维护成本:软管是主要耗材,需选择耐磨材质(如氟橡胶)以延长更换周期。微型泵可优先考虑低维护设计(如无阀结构)。